大豆花葉病是一種世界性分布的系統(tǒng)侵染性病害,嚴重影響大豆產量和品質。下面重點介紹大豆花葉病癥狀、大豆花葉病怎么防治、大豆花葉病防治方法、大豆花葉病用
據了解,大豆花葉病是由一種花葉病引起的病害,嚴重影響大豆的正常生長,使得大豆的產量嚴重下滑。
一般而言,大豆花葉病的是由大豆花葉病毒、大豆矮化病毒和煙草壞死病侵染所引起的一種病害。由于大豆豆莢的數量相對較少,百粒重相對降低,其褐斑粒相對增多。大豆花葉病病害會使大豆減產5%-7%,嚴重的情況下大豆可減產10%-25%,甚至會造成大豆絕收。由于大豆的品種不同,生長氣溫有一定的差異,病癥的癥狀有很大的差異。大豆褐斑型,是大豆花葉病豆粒上的明顯癥狀,其褐色的豆粒,斑駁呈現(xiàn)出褐色;而對于黃白色的斑駁呈現(xiàn)出淺褐色;黑色斑駁呈現(xiàn)出黑色。從大豆病種子上長出的病株結的種子斑駁較為明顯。生長后期有蚜蟲進行傳播感染大豆植株。大豆花葉病一排你會呈現(xiàn)出黃綠色相間的花葉,會漸漸皺縮,葉肉呈現(xiàn)出緊密的泡狀凸起。大豆花葉病主要依靠大豆蚜和豆蚜進行傳播,其大豆蚜占傳毒蚜總數的74%,豆蚜占15.5%。
為了及時的防治大豆花葉病,應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防治。農業(yè)人員加強大豆間的管理,選用抗病性強、優(yōu)質的大豆品種進行播種;及時大豆間的病株,將其帶離種植區(qū)域進行銷毀;在遇雨水天氣,應及時排除大豆間的水分,可以有效的降低大豆間的濕度;大豆應將其種植于陽光充足、低溫高濕,通風良好的生長環(huán)境中,更有利于大豆的生長,增強大豆的抗病力;農業(yè)人員及時選用防治大豆花葉病蚜蟲,選用藥劑噴灑3%啶蟲脒乳油1500倍液,或用2%阿維菌素乳油3000倍液,或用10%吡蟲啉可濕性粉劑3000倍液,或用2.5%氯氟氰菊酯1000-2000倍液等藥劑噴霧防治,配合施用天達2116進行施用,效果更佳。
大豆花葉病怎么防治?大豆花葉病防治方法有哪些?大豆花葉病用什么藥?大豆花葉病的是由大豆花葉病毒、大豆矮化病毒和煙草壞死病侵染所引起的一種病害。由于大豆豆莢的數量相對較少,百粒重相對降低,其褐斑粒相對增多。
大豆花葉病危害:
大豆花葉病病害會使大豆減產5%-7%,嚴重的情況下大豆可減產10%-25%,甚至會造成大豆絕收。
大豆花葉病癥狀:
大豆花葉病是一種常見的大豆病毒病,癥狀多樣,因病毒種類、大豆品種、侵染時期及環(huán)境條件而變。那么,大豆花葉病有哪些危害癥狀?該如何防治呢?
大豆花葉病危害癥狀:
大豆花葉病在各大豆產區(qū)都普遍發(fā)生,一般南方重于北方。該病是由大豆花葉病毒、大豆矮化病毒、花生條紋病毒、苜;ㄈ~病毒、煙草壞死病毒等多種病毒單獨或混合侵染所引起。大豆花葉病的危害癥狀變異很大,品種、染期病、氣候狀況、病毒株系對表現(xiàn)癥狀影響很大。黃斑型的葉片退綠黃化,多沿葉脈發(fā)生,呈斑駁狀,可使整片葉子黃化,葉脈變褐壞死、萎縮卷曲,后變褐壞死,發(fā)脆易斷、植系矮化;有些植株則呈現(xiàn)白斑,病葉呈皺縮、花葉斑駁,種皮著色變異,由帶病種子引發(fā)的種子上的斑紋明顯,由蚜蟲傳播感病的病莢里的種子很少,產生褐色斑駁紋。
受害植株豆莢數量減少,百粒重降低,褐斑粒增多。常年減產5%~7%,重病年減產10%~25%,個別年份或少數地區(qū)可達95%,甚至絕收。病株豆粒蛋白質及油含量減少,影響種子商品價值。
溫馨提醒:本網站屬于信息交流平臺,倡導誠信合作、互惠共贏!為保證您的利益,建議經銷商朋友與廠家合作前,認真考察公司資質誠信及綜合實力,以免造成損失!
看過本文的人還看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