磷肥施用對農(nóng)作物的生長也有很大的好處,根據(jù)土壤供磷能力,掌握合理的磷肥用量。土壤有效磷的含量是決定磷肥肥效的主要因素。一般土壤有效磷(P)小于5mg/kg時,為嚴重缺磷,氮磷肥施用比例應(yīng)為1:1左右;有效磷(P)含量5-10mg/kg時,為缺磷,氮磷肥施用比例應(yīng)為1:0.5左右;有效磷(P)含量10-15mg/kg時,為輕度缺磷,可以少施或隔年施用磷肥。
掌握磷肥在作物輪作中的合理分配。小麥、玉米輪作時,磷肥主要投入在小麥上作基肥,玉米利用其后效。豆科作物與糧食作物時,磷肥重施于豆科作物上,以促進其固氮作用,達到以磷增氮的目的。
注意施用方法。磷肥施入土壤后易被土壤固定,且磷肥在土壤中的移動性差,這些都是導(dǎo)致磷肥當(dāng)季利用率低的原因。為提高其肥效,可用開溝條施、穴施,同時注意在做基肥施時上下分層施用,以滿足作物和中后期對磷肥的需要。
配合施用有機肥、氮肥、鉀肥等。與有機肥堆漚后再施用,能顯著地提高磷肥的肥效。但與氮肥、鉀肥等配合施用時,應(yīng)掌握合理的配比,具體比例要根據(jù)對土壤中氮、磷、鉀等養(yǎng)分的化驗結(jié)果及作物的種類確定。